2025年09月03日
微信

第五届全球华宣会议 | 于宏洁主讲:从圣书看21世纪华人教会之门训与契机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2日 13:46 |
播放

“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这样才会在我们里面产生真正的负担和使命感,来面对我们前面所要面对的传承挑战。”于宏洁牧师说。

2025年7月7日晚上,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会议——21世纪华人教会之门训与契机线上举行。主讲人于宏洁牧师带领大家从圣书的角度来讲述门训的契机,并指出教会的传承挑战是21世纪华人教会应该要直面的问题。

虽然2023年新冠疫情就已经结束了,但疫情所显明的很多问题我们却不应该忽略。于牧师指出疫情后华人众教会最直接的两个挑战——一个是属灵的传承,不光只是事工上的传承,而是在生命和使命上的传承;另一个挑战是下一代的养育,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父母对下一代的直接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与破坏。

“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面对、处理和胜过这两个挑战,”于牧师说:“这会演变成教会的危机——教会不仅事工上青黄不接,在属灵的传承上也会有很明显的代沟,更不用说传承。”

然而,于牧师鼓励大家说:“我们真的在主面前带着使命感,靠着爱我们、加给我们力量的主,就能够在凡事上得胜有余。”

一、大使命的核心:使万民作耶稣基督的门徒

从于牧师个人的角度来说,他认为门训还是要回到主给我们的大使命。因为“这是宣教工场和事工上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基督徒和教会里面,“很多时候我们对最核心的真理,或最不可以缺少的经历,甚至是最不能妥协的使命上,我们会忽略 。

大使命的核心是传福音,是使万民作耶稣基督的门徒。

“我希望在宣教、门训、属灵传承、下一代教养上都直接和做主的门徒有关系。”于牧师解释道,并从门徒的定义、门训的目的、如何成为主的门徒和门徒该有的见证来进一步讲解大使命的核心。

1. 门徒的定义:学习者、跟随者

1)旧约的榜样

在旧约中,门徒的定义是学习者、跟随者,且他们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必须甘心的。所以,耶稣呼召我们说:“若有人跟从我。”因此于牧师指出门训不光要强调重要性,而是要为弟兄姐妹祷告,让他们有一个强烈的渴望——羡慕作基督的门徒,跟随羔羊的脚踪行。

在旧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门徒训练的实例。比如,每次讲到旧约的门徒训练,我们都会讲到摩西与约书亚、以利亚与以利沙。除了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之外,于牧师还列举了其他的几个例子,如亚伯拉罕自家培养精练壮丁318人,亚伯拉罕就借着这318人打败了四王救回了罗得。因此,于牧师认为,“每一个教会在培养自家生养的精练壮丁上不能疏忽,也不能靠别人来培养” 。

此外,撒母耳也经历过门训。母亲哈拿在撒母耳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培养撒母耳了。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以利那里去了,让他有聆听的耳和受教的心。尽管母亲哈拿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去看儿子撒母耳,却没有给他带吃的、喝的、玩的,而是带了一件以弗得的外套给他。

而犹大王约沙法的全民教育也是门训的另一个案例,他差遣官员去各城教导百姓,同行的还有利未人和祭司。

2)新约的榜样

新约最好的榜样就是耶稣和门徒。

于牧师说:“门训最好的方法就是效法耶稣怎么带领门徒,祂是用小组的方式,是以关系为导向;在乎生命触摸生命、生命改变生命这种近距离的、有关系的门徒式的带领。除了耶稣,还有保罗和提摩太、彼得和马可。”

“新约是教会的时代,也是圣灵的时代,是圣灵将各样的恩赐赐给人,不是借着恩赐来建立基督的身体,而是借着特殊的恩赐成全圣徒,(圣徒)被成全、被建造,一起来建立基督的身体。”

2. 门训的目的

“门训的目的不是为了上课。”于牧师说:“大家要有一个门训的共识——把上帝的儿女培养成为耶稣的见证人。跟随耶稣久了,就算耶稣不在,别人也可以看出你像耶稣,甚至有人说:‘你们与基督是一伙的’。”

于牧师引用了使徒保罗对加拉太的教友说过的话:“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门徒很重要的使命是“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于牧师解释道:“在地位上,我们与基督无法相比,但是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既然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我们活着就应该是基督。”

加拉太教友本来得救了,却被犹太教的律法主义者搅扰,靠圣灵入门却想要靠肉身成全,在基督里面不仅没有成长,还在受苦。因此,保罗对他们说基督要成形在你们心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享受基督的内住,接受基督的代替,活出基督的荣美”。

于牧师特别为大家解释了基督的内住,说:“基督在你里面活,是基督的内住;‘不再是我,乃是基督’指的是基督的代替;这样我们才能活出基督的荣美,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外面模仿基督、效法基督,而不是活出基督。”

很多基督徒有很多知识、理性、道理、讲究和传统,但是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刚信主不久的人,你接触他们就感受到他们里面有基督的馨香,甚至看到他们的生活是基督的彰显。于牧师认为原因就是“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过去两三年,我很喜欢讲‘经历无比的基督’,整个万有是借着祂造的,而这样的基督就住在我们当中,把上帝的爱都带来了。那在我的生活中,我该如何接受基督的替代,以至于我可以活出基督的荣美,而这就是门训的目的。”于牧师说。

3. 如何成为基督的门徒

我们都不希望成为一个挂名的基督徒或是一个挂名的门徒。“要来就来真的。”于牧师强调说:“不仅我们的态度要真,而且最高的境界是‘把上帝当成上帝’。”

怎么样成为基督的门徒?

1) 上帝借着外在环境的培育:生活就是课堂,环境就是教材

保罗对罗马教友指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而这万事相互效力的目的是要叫我们“像耶稣”。上帝在训练我们、塑造我们。

2) 基督呼召我们背起十字架来跟随祂

我们时常把十字架想成是灾难性的受苦,遭灾难、出车祸、得癌症、家庭变故、孩子离家……但于牧师告诉大家:“其实十字架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基督给我们。”

因此,他认为十字架的经历应该是天天都有的。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十字架集中的点是舍己,就是“不再是我,乃是基督”,所以耶稣说:“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于牧师再一次强调道:“一个真实十字架的经历并不是让你觉得受苦,而是复活生命的彰显,因为‘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使徒保罗之所以说“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是因为在我们里面有基督。当我不再是我的时候,环境不能困住我,情绪和感受也不再能影响我。而在圣书中类似的说法有很多。

因此,于牧师劝诫大家:“一定要认识十字架的目的是把基督给我们:对没有信主的人,让他借着救赎的十字架,耶稣的流血、舍命、赦罪让他得救;对已经得救的基督徒,我们借着基督的十字架让我们得胜,活着的不是我,是主。”

“基督呼召我们起来背十字架跟随祂,你要知道这是一条荣耀的路,这是一条得生命的路,这是一条与主同行的路,这是一条进荣耀的路。”

3) 借着内住的圣灵教导,更新与变化

使徒老约翰说:“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

无论是我们讲话讲多了,还是我们动机不对,或是我们犯罪了,我们失败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会有恩膏在我们里面教训我们。同样,圣灵也会感动我们,叫我们去探望、祷告、顺服主,这都是圣灵的工作。

“在圣灵里,我们不光能被带到上帝的同在中,也在我们里面做蜕变的工作,让我们经历不再是我,是主,让我们经历改变,变得像耶稣。”于牧师说。

于牧师将门训比作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因为上帝、基督和圣灵都是我们的老师,这相当于我们进入了最高的学府。要知道在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最高学府的。而我们基督徒却被拣选,被上帝放在最高的学府。

“我们在信心里面要知道,我们被上帝放在最高的学府,上帝亲自教导我,耶稣召我跟追随祂,圣灵教导我让我变成主自己。我们有最好的老师和教材,这是为你、为我特别安排的。所以,不要羡慕别人,也不要和人比较,也不要埋怨自己的遭遇。要知道(我们所经历的)是被上帝量过的,上帝打发它来为我效力,叫我得益处,让我被改变得像耶稣。”于牧师说。

因此,“我们不要只是觉得该成为门徒,而是羡慕成为门徒,以成为基督的门徒为傲。基督徒的使命是活出基督,不仅活出基督,还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

“真实的蜕变必须在新造的境界里,必须来自于基督的替代。”

4. 门徒该有见证

耶稣很在乎哪些人是祂的门徒,提到三件事:遵守我道、彼此相爱、多结果子。这三点便是做主的门徒所应该有的见证。

二、从圣书来看门训最大的价值与挑战

1. 真正能“活出基督”

大家都知道门训的重要,很多教会都在做。2011年,第一次在美西办差传大会,有一个做门训的前辈分享说:“很多人都在做门训,但是你看这么多人做的门训结果时,你就知道门训并没有达到该有的结果。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门训的结果——肤浅。”

对此,于牧师坦率地谈道:“我们在门训上最大的一个挑战,我们都徒有理想和理论,但是都不深入、没落实、没落地。大家都知道门训的重要和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多理论、很多做法、教材,但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操练,而且是和同伴一起,这是我不断强调的。”

这是我们的危机——我们听的道太多了,但是我们活不出来。当然,于牧师也提醒我们,前提是要听纯正的道。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我们要多听道,要听纯正的道。

然而,时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很多人听了道,但对自己没有益处,于牧师指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用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

于牧师进一步解释说:“很多时候上帝的应许并没有实现,那我们也就无可奈何,找个理由就糊弄过去了。上帝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我们不会用信心调和我们所听的道,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埋怨,我会痛苦,我会失望,我甚至会灰心退后,因为我没有用信心调和。上帝说恩典够用,那就应该是够用,那我不够用的时候,那我就要在信心里面和上帝交涉。”

怎么用信心和所听的道调和呢?

“主啊,我在哪里出错了,你说恩典够用,那为什么我觉得我难处那么高,而你的恩典只有这么一点,这中间的差距为什么有?主啊,你帮助我,让我经历你的应许每一个都是是的。”于牧师以祷告举例:“你向上帝认真,你就发现在你的困境中上帝会给你开一个出路。”

此外,他还以使徒保罗的经历为例,指出使徒保罗是如何用信心调和上帝的话语的。

使徒保罗是一个立志行道的人,当他想要行善的时候,他发现“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这里他产生了一个挣扎和张力,他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出路——原来是在圣灵里,在基督里,而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因此他说:“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使徒保罗摸到了得胜的路,不知道帮助了多少的圣徒,让大家可以脱离罗马书七章无可奈何的挣扎,进入八章的得胜。

他也曾三次求主把刺挪开,主三次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为什么主对保罗说了三次我的恩典够你用?于牧师展开解释了这个问题——第一次主对他讲的时候,他发现恩典还是不够用,他就再次祷告:“主,不行,我还是不够,求你把刺挪走。”主还是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结果发现他又走不出来……结果到了第三次,他终于摸到路,才写出宝贵的话:“我喜欢夸自己的软弱,要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使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他把关键点在行道的时候摸到了。”于牧师说:“我不是光在这里夸软弱,我也不只是在这里宣告主的恩典够用,而是当我在这里夸自己软弱的时候,下一步最重要,让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就是基督的替代,所以这时他能活道。”

“在你行道过程中,让你真正摸着如何活出来,而不是咬紧牙关死守律法。”

2. “以建立基督身体为导向”的门徒培训

1) 上帝所要的是见证

于牧师认为,上帝所要的永远是团体,旧约是以色列百姓,新约是教会。

整个旧约有一个中心思想,上帝要得到祭司的国度,是事奉上帝的;在新约有一个中心思想,上帝要的是荣耀的教会,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今天我们是身体,充满了万有者所充满的。教会在地上代表基督,彰显基督。门训以建立基督身体为导向。我们不光要培养好的器皿,我们还要把基督的身体整个建立起来。”于牧师说。

我们都很喜欢一句话“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于牧师希望我们不光是这样,还能“点燃他人,照亮世界”。“一个人去点燃十个,十个人分别再去点燃十个,其实福音很快就传遍天下了。这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盼望 。

2) 个人长进与接受培训都是为了基督身体的建立与团体的见证

我们的长进不只是外面知识和经验的长进,而是真的长到基督里的,有永恒价值的成长。门训绝对不能只是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一定是从教会角度以建立基督身体为导向。因此,我们要有带领者,带领者本身自己要有见证。

“如果你自己不是基督的门徒,”于牧师说:“不是一个跟随基督活出基督的人,你就很难带领别人。你顶多有道理、做法和策略等这些仪文的旧样,但上帝家需要带领的榜样。”因此,保罗会说:“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

“被带领的年轻一代,一定要有谦卑受教的心,而且一定要有同伴。”于牧师强调:“我们教会小组是3-5人一组,在这一年成为属灵的同伴,每个礼拜聚在一起,把我们上个礼拜听的课,我回家操练的时候,我有哪些瓶颈,我是怎么突破的。或者哪些瓶颈是我还没有突破的,同伴可以分享他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成长。”

“在这个世代里面,仇敌一直在做的事情——孤立。我相信很多人可能觉得你属灵是很孤单的,虽然你参加教会,你活在人群中,你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内心深处你觉得孤单。从仇敌的角度来说,这个叫孤立。就算你是最爱主的,你被拉出来以后你早晚冷淡。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弟兄姐妹,求上帝给你属灵的同伴。”

 “百节各按各职。”于牧师更进一步地说明:“我所学习的我一定要在上帝家里面活出来,我一定要成为上帝家的祝福。我们不是为自己学,而是要为上帝的家而学,学了以后让主来用,而不是让我们骄傲批判别人,看不顺眼别人。一个门徒有一个特点,就是越跟随耶稣越谦卑,越跟随耶稣越像耶稣。”

三、门训是基督赋予众教会跨时代的大使命

大使命也好,门训也好,都是跨越时代、跨越时空的。因此,于牧师认为有效面对门训与属灵传承必须要建立在以下六点之上:
A.   稳固的真理根基上;
B.   持续地依靠圣灵的大能;
C.   属灵领袖的榜样;
D.   参与者美好的心志与素质;
E.    有目标与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

此外,于牧师还分析了21世纪以及华人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契机。

1. 21世纪特殊的挑战与契机

1) 世界快速的改变与堕落

“这个时代有那么多罪恶、谎言、对立和撕裂……”于牧师感慨道:“这是让人很担心的世界。我们对这个时代不能只是无可奈何的回应。在出埃及记中,当全地黑暗,但是在以色列家中却仍旧有光。以赛亚先知在讲完‘黑暗遮盖大地’时,紧接着他就讲‘兴起发光’。因为耶和华的光已经照在我们身上,也要显在我们身上,因此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每一个基督徒当我们做好门训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转机。”

有一个美国的牧者说过:“不要去责怪黑暗遮盖大地,不要去埋怨世界的黑。因为黑暗不过是很衷心地尽黑暗的本分,是我们基督徒、是光失职,是光没有发光。”

2) 互联网和AI的全面兴起

21世纪的孩子不用到18岁才能离家,因为他们现在只要有手机就已经离家了,也已经不需要父母了。于牧师坦白到,那种对父母的依赖感和依赖性,他已经慢慢不需要了。大一点的孩子玩电玩,年轻人坐在一起都在玩手机,在地铁看到的人都在玩手机。

于牧师说:“我们在这里怪年轻人注意力不够。其实不是他注意力不够,而是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这是我们今天的挣扎,怎么让我们不被互联网辖制。”

现在也是AI蓬勃发展的时候,各国各大公司都在全面地发展AI。AI的出现不仅夺去了很多工作机会,问题是AI来临我们到底准备好了吗?

“AI来临带给我们很多的好处,”但于牧师也指出了AI的危机:“它会取代我们该有的角色和关系,越来越多的人不太和爸爸妈妈讲话,他们会去找聊天机器人去聊天。因为机器人表达的全是夸奖、全是接纳、全是宽恕、全是了解。小孩子犯错时,他想自杀,他不敢告诉爸爸妈妈,但是他告诉AI,AI去掉了爸爸妈妈的角色;它去掉了夫妻的角色,他/她是我的配偶,我应该什么事情都告诉他/她,对他/她透明,但是AI强化了我的孤立,把我关闭起来,面对AI对话。我们基督徒要知道AI的危机,将来我们很多传道人的讲章比不上AI,AI写得会更完整,更加有深度。”

然而,“AI再有能力,也胜不过圣灵的大能、基督的大爱。圣灵是全能的,祂的工作超过任何人所能做的。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吗?没有一个可以超越基督的爱,靠着基督的大爱,我们一切都得胜有余了。”于牧师鼓励大家说。

于牧师还向大家讲述了2023年阿斯伯里校园的大复兴,而这场校园复兴的亲历者——他们都是Z世代的人,他们都是生下来就在网络环境里长大的。“但是我们发现当圣灵工作的时候,他们集体彻夜排队在那里祷告和赞美,这复兴的火在很多校园里面燃烧起来。”

3) 属灵传承与下一代教养上的挑战

于牧师指出,很多教会的主日学无法办起来,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很注意的问题。

2. 对华人教会特殊的挑战和契机

1) 生养众多遍满全地

“只要有人就有华人,只要有华人就有基督徒。上帝把中国基督徒打发到全世界。”

2) 普世宣教的特殊布局

“我们一定要好好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属灵的传承,他们在当地就已经跨文化、跨语言、跨国,他们就是当地的宣教士。我去很多国家,我发现华人非常注重下一代的教育,他们长大不仅本地语言讲得非常棒,连国语都讲得很好。我觉得这是上帝普世宣教的特殊布局。” 于牧师说。

3) 彼此连接上的特殊优势

最后,于牧师说:“我们同一个心灵都在这里高举基督,有祂的内住,有的替代,同一个脚踪来拓展上帝的国。”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